Python学习 day2

今天!我们将详细展开阶段 1 第 1 周 第 2 天的学习内容,帮助你循序渐进地掌握 Python 中的条件语句(if-else)和循环(for/while),并完成实践任务:编写代码打印九九乘法表;用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。以下是详细的学习步骤和指导。


第 2 天学习计划

  • 学习内容:Python 基础:条件语句(if-else)、循环(for/while)
  • 资源推荐:《Python 速成课程》第 3-4 章
  • 实践任务:编写代码:打印九九乘法表;用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
  • 时间分配:2 小时(理论 1 小时,实践 1 小时)

详细学习步骤

1. 理论学习(1 小时)

我们将分步骤讲解今天的知识点,确保你理解每个概念。

1.1 条件语句(if-else)(20 分钟)

知识点

  • 条件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代码块。
  • 基本结构:
    • if 语句:如果条件为真,执行代码块。
    • elif 语句:如果前面的 if 条件不满足,检查下一个条件。
    • else 语句: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满足,执行默认代码块。
  • 语法规则:
    • 使用冒号 : 结束条件行。
    • 代码块使用缩进(通常 4 个空格或 1 个 Tab)。
    • 条件表达式使用比较运算符(==!=<><=>=)和逻辑运算符(andornot)。
  • 常见应用:判断、选择性执行。

学习步骤

  1. 基本 if 语句
    • 在 VS Code 中新建文件 if_statement.py
    • 输入以下代码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age = 18
      if age >= 18:
      print("你已成年!")
      print("程序结束"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你已成年!
      程序结束
    • 解释:age >= 18 为真,执行 if 内的代码块。
  2. 添加 else 语句
    • 修改代码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age = 15
      if age >= 18:
      print("你已成年!")
      else:
      print("你还未成年!")
      print("程序结束"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你还未成年!
      程序结束
    • 解释:age >= 18 为假,执行 else 内的代码块。
  3. 使用 elif 实现多条件判断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7
      score = 85
      if score >= 90:
      print("优秀")
      elif score >= 60:
      print("及格")
      else:
      print("不及格"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及格
    • 解释:score >= 90 假,score >= 60 真,执行对应代码块。

小练习

  • 输入 temperature = 25,判断:
    • 如果 temperature > 30,打印“太热了”。
    • 否则,打印“天气不错”。
  • 修改 temperature = 35,重新运行。

1.2 for 循环(20 分钟)

知识点

  • for 循环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字符串、范围)。
  • 基本结构:
    •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:
    • 代码块(缩进)。
  • 常用函数:range(start, stop, step) 生成数字序列。
    • range(5):0 到 4。
    • range(1, 5):1 到 4。
    • range(0, 10, 2):0、2、4、6、8。
  • 应用:重复执行、遍历数据。

学习步骤

  1. 基本 for 循环
    • for_loop.py 文件中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for i in range(5):
      print(i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0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• 解释:range(5) 生成 0 到 4 的序列,i 依次取值。
  2. **带起始和步长的 range**: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for i in range(1, 6, 2):
      print(i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1
      3
      5
    • 解释:从 1 开始,到 6 结束(不包括 6),步长为 2。
  3. 遍历列表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fruits = ["apple", "banana", "orange"]
      for fruit in fruits:
      print("我喜欢", fruit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我喜欢 apple
      我喜欢 banana
      我喜欢 orange

小练习

  • for 循环打印 1 到 10 的数字。
  • 创建列表 numbers = [1, 3, 5, 7],用 for 循环打印每个数加 2 的结果。

1.3 while 循环(20 分钟)

知识点

  • while 循环根据条件重复执行代码块,直到条件为假。
  • 基本结构:
    • while 条件:
    • 代码块(缩进)。
  • 注意:需避免无限循环(条件永真),可用 break 终止。
  • 应用:条件控制、计数。

学习步骤

  1. 基本 while 循环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count = 0
      while count < 3:
      print("计数:", count)
      count += 1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计数: 0
      计数: 1
      计数: 2
    • 解释:count 从 0 开始,当 < 3 时执行,count += 1 确保循环结束。
  2. break 的循环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count = 0
      while True:
      print("计数:", count)
      count += 1
      if count >= 5:
      break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计数: 0
      计数: 1
      计数: 2
      计数: 3
      计数: 4
    • 解释:breakcount >= 5 时终止循环。
  3. **带 elsewhile**:
    • 输入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count = 0
      while count < 3:
      print("计数:", count)
      count += 1
      else:
      print("循环结束"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计数: 0
      计数: 1
      计数: 2
      循环结束
    • 解释:else 在条件变为假时执行。

小练习

  • while 循环打印 0 到 4。
  •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5 的和,打印结果。

2. 实践任务(1 小时)

任务:编写代码打印九九乘法表;用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。

任务目标
  • 打印九九乘法表(1×1 到 9×9)。
  •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。
步骤分解
  1. 创建文件(5 分钟):
    • 在 VS Code 中新建文件 practice.py
  2. 打印九九乘法表(用 for 循环)(25 分钟):
    • 思路:外层循环控制行(1 到 9),内层循环控制列(1 到当前行数)。
    • 输入代码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for i in range(1, 10):
      for j in range(1, i + 1):
      print(f"{j}×{i}={i*j}", end="\t")
      print() # 换行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示例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1=1
      2=2 2×2=4
      3=3 2×3=6 3×3=9
      ...
      9=9 2×9=18 ... 9×9=81
    • 解释:
      • f"{j}×{i}={i*j}" 使用 f-string 格式化输出。
      • end="\t" 用制表符分隔乘法结果。
      • 外层 print() 换行。
    • 优化:调整代码,使每行对齐(可选,稍后可挑战)。
  3. 用 while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(20 分钟):
    • 思路:初始化总和和计数器,循环累加直到 100。
    • 输入代码: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total = 0
      num = 1
      while num <= 100:
      total += num
      num += 1
      print("1 到 100 的和是:", total)
    • 运行代码,输出:
      1
      1 100 的和是: 5050
    • 解释:
      • total 初始为 0,num 从 1 开始。
      • while num <= 100 确保循环到 100。
      • total += num 累加,num += 1 计数。
    • 验证:用公式 n * (n + 1) / 2 验证(100 * 101 / 2 = 5050),结果正确。
  4. 保存与测试(10 分钟):
    • 保存 practice.py 文件。
    • 运行代码,确认九九乘法表和总和计算正确。
    • 尝试修改 while 循环的上限(如 50),检查结果(50 * 51 / 2 = 1275)。

学习总结

  1. 知识点掌握
    • 理解并掌握 if-else 条件语句的使用。
    • 学会 for 循环遍历范围和列表。
    • 掌握 while 循环的条件控制和终止方法。
  2. 实践任务完成
    • 成功打印九九乘法表,使用嵌套 for 循环。
    • while 循环正确计算 1 到 100 的和。
  3. 遇到问题
    • 如果乘法表格式混乱,可调整 end="\t" 或使用 print(f"{j}×{i}={i*j:<4}", end=" ") 对齐。
    • 如果 while 循环不结束,检查条件或计数器更新逻辑。

下一步建议

  • 复习:回顾今天的代码,理解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的逻辑。
  • 扩展练习
    • 修改九九乘法表,只打印 5×5 以内。
    • for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,比较与 while 的结果。
  • 准备:明天将学习数据结构(列表、元组、字典、集合),预习《Python 速成课程》第 5 章。

如果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有任何疑问,随时告诉我,我会进一步协助你!祝你学习愉快!


转载请注明来源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评论,也可以邮件至 756872006@qq.com

×

喜欢就点赞,疼爱就打赏

相册